|
职业讲师的”五格“模型 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0-09-23 13:57
经常有一些关于培训师方面的文章,谈到职业讲师的能力模型,素质,发展规律等!1918年初,由日本人熊崎健翁开创了“五格剖象法”,指的是姓名学中天格、地格、人格、总格、外格,是目前较有影响的一种取名法。 在此借鉴这个逻辑,提出一个职业讲师应该具备的“五格”素养,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职业讲师的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系统要素,具备五格的职业讲师,才会“格外精彩”!
一、人格:职业讲师的“人品” 职业讲师,人品第壹,服务第贰,专ye第三!很多讲师吹自己给哪些企业上过课,讲师简历里超长,简单地思考一个问题:多少回头客? 做培训师,平时应该多反思,你讲得对吗?你讲透了吗?你浪费了别人的时间了吗?你帮到别人什么了?“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”是职业讲师应该有的操守! 做讲师贵在“真诚”,做讲师的真诚体现在不“故弄玄虚”,德鲁克的伟大就在于他的“直指人心“。 很多老师平时认证了很多课,讲课如练功,一个门派,一套绝学练到底,外功和内力同修。有些讲师,门派太多,内力不够,招式太乱,串招了。有些自由讲师,简历上认证了N个同类型版权课程,年纪轻轻炼了很多门派的内功,体内多道真气,一旦控制不好,打错招式,串了课;企业买A领导力,讲师开始讲B领导力。更有些讲师,一些内容,用在N门课程里,所有课程都能兜到一个知识点,一张牌,通吃N课。 做讲师,其实归根到底拼的还是底蕴? 是内涵,内涵何来?在于你做过的事,遇见的人,读过的书。 人格中的真诚驱动我们的合一(真格),加上我们的学格,成就了讲师的聚焦(定格)和显性风格,从而造就一个职业讲师的格外精彩!
|